簡介
《中國通史》全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初版於1923年9月,出版後數十年內不斷重印再版,僅1933年至1935年間就重版了4次,是民國時期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為此,本書也是其中最權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歷史傳承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歷史蘊含著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著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以歷史作為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是每一個中國人所必須正視的課題,學習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記述了五千年的烽煙迭變,從史家巨製《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到汗牛充棟的各類野史、筆記、演義,中國人對自己民族歷史的重視與珍愛,使之無愧於“歷史的民族”的美譽。然正宗史著舊式的觀念、晦澀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對現代讀者來說無疑是一道與歷史隔絕的鴻溝。
為此,20世紀初,隨著對19世紀苦難的痛定思痛、對舊史學的反省以及新世紀初新史學的落地而生,新式中國通史應運而生。所謂“新式中國通史”,從史書編纂體裁上是相對傳統的舊史學而言的。新式《中國通史》問世之前,司馬遷的紀傳志表體通史、司馬光的編年體通史堪為古代兩大通史經典。至於各種《通鑑紀事本末》、《通鑑綱目》、《綱鑑易知錄》之類的彙輯,皆可作為適應不同需要的通史典籍。而“新式中國通史”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節體”編纂為代表體裁。從史書編纂取材記敘內容上而言,傳統通史性史書大多以記敘帝王政治史為主,而“新式中國通史”敘述內容的重點已由王朝轉向國家,由傳統“貴族精英”轉向社會民眾,由政治、制度擴展至文化、經濟、社會、宗教、美術,大都不再以“褒貶人物、臚列事狀為貴”。章節體裁的逐級分編、分章、分節列題形式,有利於敘述內容自由剪裁、有機編織的靈活優勢,較之傳統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內容敘述的內在邏輯聯繫。
影像版
全稱:中國通史多媒體資源庫系統V1.0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百餘小時、知興知衰知未來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重大選題、中國著名史學家權威審定、人民出版社出版
105小時348集超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多媒體圖文專題資源庫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歷史蘊含著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著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以歷史作為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是每一個中國人所必須正視的課題,因此學習中國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中共中央多次要求各級黨員幹部要注重和加強歷史的學習,以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提高執政能力,發揮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習近平也就學習歷史和黨史發表了多次重要講話。國家教育部、團中央也多次提出了在中國小中重視歷史學習和在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要求。
以現代科技手段製作的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大型影視版多媒體巨作《中國通史》,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地再現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其出版發行正契合了當前的形勢需要、社會需求,符合中央精神要求,對各級黨員幹部、機關單位、學校、部隊等直觀全面的學習中國歷史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具有極高的學習和教育價值。
《中國通史》由國內兩百餘位史學專家,學者,影視編導,多媒體技術研發人等歷時三年製作完成,由人民出版社、東方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現面向各級黨政機關單位、學校、部隊以及各級黨員幹部等公開發行。
《中國通史:領導幹部珍藏版》內容介紹:
眾多周知,中國有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記述了五千年的烽煙迭變。從史家巨製《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到汗牛充棟的各類野史、筆記、演義,都可以看出中國人對自己民族歷史的重視與珍愛。然而正宗史著舊式的觀念、晦澀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對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道與歷史隔絕的鴻溝。
超大型影視版多媒體巨作《中國通史》以史詩般的宏大敘事手法,以長達105小時的歷史文獻紀錄片形式,生動再現了中華文明從原始社會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發展歷程。全片共348集,內容涉及歷史、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語言、考古、天文、地理、科技、人物、民俗以及中外交流等各個方面,直觀地展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全景,全面展示了華夏文明的古今傳承。
《中國通史》以歷史發展為序,按朝代編排,通過大量的文物遺址拍攝、歷史情景再現、浩如瀚海的圖文資料以及利用近現代歷史影視資料等手段,全方位、新視覺、多層次的再現了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文化精髓,讓觀眾直觀清晰地感受到歷史的演進過程,全面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使觀眾在輕鬆獲取歷史知識的同時,更真實地貼近歷史,獲得更為廣泛的文化視野、審美感受及想像空間。
《中國通史》片中既有氣勢宏大、震撼人心的輝煌樂章,也有小橋流水般的涓涓細語;既展示了無數珍貴而典雅的精品文物,也表現了風土人情和宏大的歷史場景。在這裡,觀眾可以置身於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和大起大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真切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程;也可流連往返於獨具中國特色的書法、繪畫、建築、陶瓷、金石等藝術魅力中。
《中國通史》片中有屈辱落後、備受壓迫的民族之殤,又有奮起抗爭、與子同仇的國之英魂,既展示了無數珍貴的原始影像資料,也表現了通過現代科技發現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這裡,觀眾可以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從昌盛到沒落再到重新崛起的艱難歷程。
《中國通史》是一部極具權威性,擁有極高史料價值、教學價值、珍藏價值、觀賞價值的超級文獻巨片,具有以下特點:
權威性:
本片由國內兩百餘位史學專家,學者,影視編導,多媒體技術研發人等歷時三年製作完成,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部中國通史影視巨作,是一部空前的、不可多得的影視“史書”。
教育性:
本片以歷史教學大綱為依據,涵蓋了歷史教學的所有知識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展示了中華文明五千年來的輝煌成就,再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歷史傳統,更突出表現了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爭取獨立自主、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啟蒙教育、歷史教育的優秀影像資源,是一部學校必備的歷史影視資料庫。
史料性:
本片通過浩如瀚海的圖文和影視資料,大量使用了現代考古工作的成果,再現了真實的歷史場景,帶領觀眾進入到遙遠的古代;在製作近現代史的過程中,更是大量使用了當時所拍攝的原始影像資料,披露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一部《中國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興知衰知未來。
《中國通史》產品全名為《中國通史多媒體資源庫系統V1.0》,共有100盤DVD+20盤CD-ROM,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主體內容為長達105小時的歷史文獻紀錄片(100盤DVD),即視頻庫,可在DVD機或電腦光碟機上直接播放觀看;另一部分為《中國通史》多媒體圖文專題資源庫(20盤DVD-ROM),插入電腦光碟機上瀏覽觀看。多媒體圖文專題資源庫分為文字及圖片兩部分內容:文字部分內容涵蓋了從原始社會至今的所有重要人物、事件、典故傳說、科技文化、典章制度、文獻資料、相關文物遺址介紹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專題,文字量多達350餘萬字;圖片部分則收錄了近萬幅珍貴的高清歷史及文物等圖片。
詳細目錄
一、文明起源
1.人類起源——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2.曙光初現——氏族公社時代
二、中華曙光
1.人文初祖——炎黃二帝與華夏族的興起
2.天下為公——堯舜禹與禪讓制
三、最早的王朝
1.夏“家天下”——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的建立
2.殷商興亡——中國第一個有文字可考的王朝
3.封邦建國——西周王朝的鼎盛時代
4.禮崩樂壞——西周王朝走向衰敗
四、謎一樣的文化
1.神秘甲骨——中國現存較早的漢文字系統
2.青銅文明——中華文明社會的起始
五、春秋爭霸
1.五霸迭興(上)——齊桓公與晉文公
2.五霸迭興(下)——宋秦楚霸主紛爭
3.吳越爭霸——崛起的南方之國
六、戰國七雄
1.七雄並立——群雄割據的爭霸時代
2.富國強兵——諸侯走向變法圖強之路
3.合縱連橫——秦帝國統一的前奏
七、大變革時代
1.生產變革——先秦時期的經濟發展
2.曠世壯舉——水利史上的奇蹟都江堰
3.國之重鎮——先秦時期城市的興起
八、智慧的迸發
1.千古風騷——《詩經》與《楚辭》
2.鐘鼓之樂——曾侯乙編鐘與古樂
3.科技初曙——先秦時期的科技發展
九、百家爭鳴(上)
1.萬世師表——孔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2.儒家流變——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3.道法自然——老莊與道家思想的形成
十、百家爭鳴(下)
1.塵世苦修——墨子與墨家思想的形成
2.千古帝師——韓非子與法家思想的形成
3.文韜武略——孫子與兵家思想的形成
4.理性光輝——諸子百家與思想的交鋒
十一、大秦帝國
1.千古一帝——秦掃六國的統一戰爭
2.天下一統——秦帝國中央集權制的確立
3.揭竿而起——秦末陳勝吳廣起義
十二、秦朝奇蹟
1.地球奇觀——秦代萬里長城的修建
2.地下王國——空前絕後的秦始皇陵
3.深度埋伏——世界第八大奇蹟秦陵兵馬俑
十三、大漢一統
1.楚河漢界——逐鹿中原的楚漢相爭
2.無為而治——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
3.繁華初現——西漢初期的文景之治
十四、漢武雄風
1.開疆拓土——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2.經世濟民——漢武帝的治國方略
十五、西漢的衰亡
1.帝國危機——西漢中後期的腐朽統治
2.短命王朝——毀譽參半的王莽改制
十六、漢室復興
1.光武中興——東漢王朝的建立
2.守成年代——東漢中後期外戚與宦官的專權
3.漢末亂世——東漢帝國的覆滅
十七、兩漢的民族與外交關係
1.昭君出塞——漢朝與匈奴的和親
2.張騫西行——漢王朝西域開疆拓土
3.絲綢之路——融通中外的千年古道
十八、輝煌的漢代科技
1.告別簡牘——造紙術的發明
2.懸壺濟世——中醫學的發展
3.窺天測地——地動儀與《九章算術》
十九、思想的勃興
1.道教興起——道教的孕育與產生
2.佛教東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3.文化一統——中華文化共同體的形成
二十、兩漢文化成就
1.史家絕唱——《史記》與《漢書》
2.漢家華章——兩漢的文學藝術成就
二十一、天下三分
1.官渡之戰——中國北方的統一
2.驚濤拍岸——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
3.三足鼎立——魏蜀吳三國的建立
二十二、兩晉春秋
1.分久必合——西晉的短暫統一
2.八王之亂——西晉的皇室內亂
3.百年風雲——偏安一隅的東晉
二十三、亂世爭鋒
1.金革之世——十六國春秋
2.南朝更迭——宋齊梁陳的統治
二十四、動盪與融合
1.草原之鷹——北魏的迅猛崛起
2.全盤漢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朝分立——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
4.政教相爭——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
二十五、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1.瑰麗多姿——文學藝術的繁榮
2.文以載道——史地之學的興盛
3.格物致用——自然科學的發展
二十六、從未停止的思考
1.魏晉風度——玄學與竹林七賢
2.梵音裊裊——佛教的傳播與興盛
3.神秘玄妙——道教的傳播與興盛
二十七、繁盛一時的隋王朝
1.南北一統——隋王朝的建立
2.開皇之治——隋王朝的短暫興盛
3.瓊花之殤——隋王朝的終結
4.貫通南北——澤被後世的隋朝大運河
二十八、唐帝國的統治
1.旭日始旦——唐王朝的建立
2.貞觀之治——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
3.無字豐碑——一代女皇武則天
二十九、盛唐氣象(上)
1.開元盛世——封建王朝的鼎盛時代
2.繁華似錦——充滿生機的唐朝經濟
3.科技之光——創新不斷的唐朝科技
三十、盛唐氣象(中)
1.上善若水——唐朝時期的民族關係(上)
2.厚德載物——唐朝時期的民族關係(下)
3.萬國來朝——唐朝時期的對外關係
三十一、盛唐氣象(下)
1.大唐詩篇——光耀千古的唐代詩壇
2.唐代傳奇——文言小說的里程碑
3.翰墨書香——燦爛奪目的書畫藝術
4.盛世之姿——氣勢恢弘的唐代樂舞與壁畫
三十二、繁華盡逝的落寞
1.大唐驚變——貽害無窮的安史之亂
2.中興之志——唐朝重建國家權威的努力
3.危機四伏——動盪的唐朝中後期統治與衰落
三十三、混亂與重生
1.無盡烽火——大割據時代的五代十國
2.朔漠梟雄——扶搖而起的契丹
三十四、說不盡的兩宋政治
1.顛覆風雲——北宋建國與皇權強化
2.文人當政——北宋中後期的變法與黨爭
3.江山寥落——走向覆滅的南宋王朝
三十五、民族政權並立的年代(上)
1.干戈玉帛——勢均力敵的宋遼之戰
2.千古傳奇——西夏的興亡之謎
三十六、民族政權並立的年代(下)
1.馬上雄鷹——北方女真族的崛起
2.南北對峙——南宋與金曠日持久的爭戰
三十七、氣象萬千的兩宋風貌
1.錦繡江南——蓬勃發展的南方經濟
2.坊牆倒塌——繁榮昌盛的兩宋商業
3.萬千氣象——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三十八、空前繁榮的科技文化
1.中國驕傲——走向世界的三大發明
2.史學巔峰——繁榮發展的唐宋史學
3.名流千古——成就斐然的唐宋八大家
三十九、入主中原的大漠之風
1.一代天驕——蒙古帝國的擴張
2.疆域空前——元朝的統一戰爭
3.帝國之治——元朝的統治制度
四十、馬可波羅的夢想之都
1.帝國胸襟——開放繁榮的元帝國
2.四海一家——元朝民族融合的加強
3.黃金遍地——生機勃勃的元代經濟
四十一、流光溢彩的宋元文學藝術
1.婉約豪放——吟不盡的宋詞風流
2.曲盡其妙——元代戲曲藝術的興盛
3.墨彩紛呈——宋元時期書畫藝術的發展
四十二、明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1.帝國悲歌——元帝國的衰落與終結
2.乾綱獨斷——明朝君主集權的加強
3.靖難之役——骨肉相殘的明王室內亂
四十三、強盛一時的大明王朝
1.百年基業——大明王朝的雄厚國力
2.雲帆高張——鄭和七下西洋
3.綏靖安撫——明王朝對邊疆各民族的政策
4.商行天下——中國商幫的興衰
四十四、危機四伏的海防
1.誓平倭寇——明朝沿海抗倭戰爭
2.強盜西來——西方早期的殖民侵略
四十五、大明勢漸
1.京師告急——土木之變與北京保衛戰
2.人亡政息——力挽狂瀾的張居正改革
3.禍起蕭牆——撲朔迷離的明宮三大案
4.生死博弈——宦官專權與東林悲歌
四十六、明末悲歌
1.自毀長城——明末軍事力量的削弱
2.闖王舉兵——大明王朝的終結
3.落日餘暉——苟延殘喘的南明小朝廷
四十七、輝煌燦爛的思想文化
1.恢弘帝都——明清北京城的興建
2.中西合璧——明朝科技的發展與西學東漸
3.格物致知——復興儒家的宋明理學
4.經世致用——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
四十八、雅俗共賞的明代文藝
1.名著千秋——白話小說的興起
2.世態萬千——市井文學的繁盛
3.奼紫嫣紅——明代戲曲的光華
4.文人雅意——書畫藝術的流變
四十九、馳騁關外的民族
1.關外之鷹——女真族的再次崛起
2.手握天憲——努爾哈赤的豐功偉業
3.叱吒關外——皇太極建立清帝國
五十、最後的抗爭
1.波瀾未平——此起彼伏的抗清鬥爭
2.驅逐外夷——鄭成功收復台灣
五十一、清帝國的雄心(上)
1.鴻均之世——康熙帝平定三藩
2.海晏河清——清王朝統一台灣
3.抵禦外辱——東北邊疆抗擊沙俄
五十二、清帝國的雄心(下)
1.四海承風——平定噶爾丹叛亂與土爾扈特回歸
2.金甌無缺——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與清朝的對外戰爭
3.政教合一——西藏的達賴與班禪
五十三、封建社會的殘陽
1.一人天下——清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2.末日餘暉——迴光返照的康乾盛世
3.盛世隱憂——清王朝中後期的統治危機
五十四、繁榮的清代文化
1.天人合一——美輪美奐的古典園林
2.鴻篇巨製——浩大的清代文化工程
3.千古絕唱——中國古典文學的頂峰《紅樓夢》
4.流派紛呈——針砭時弊的清代文學
5.妙筆丹青——領異標新的清代書畫藝術
6.國粹大戲——京劇的形成與發展
五十五、鴉片戰爭(上)
1.文明碰撞——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西方
2.民族尊嚴——林則徐虎門銷煙
3.帝國之殤——鴉片戰爭始末
五十六、鴉片戰爭(下)
1.走向深淵——第二次鴉片戰爭始末
2.垂簾聽政——慈禧太后的權力之路
五十七、太平天國的夢想
1.揭竿而起——太平天國的建立
2.天國悲歌——太平天國的覆滅
五十八、清末戰患
1.抬棺西征——左宗棠收復新疆
2.不敗而敗——中法戰爭始末
3.盛衰易勢——甲午戰爭始末
4.帝國浩劫——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五十九、探索中覺醒
1.放眼向洋——新思潮的萌發
2.洋務運動——清末自強求富的自救運動
3.艱難探索——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4.走向啟蒙——早期維新思想的興起
5.百日維新——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運動
六十、日落紫禁城
1.崩潰前夜——清王朝最後的掙扎
2.大清晚鐘——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終結
六十一
1.革命初興——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2.鐵血共和——辛亥革命的勝利
3.捍衛共和——資產階級的反袁鬥爭
4.“護國”、“護法”——反對帝制復辟和北洋軍閥統治
六十二
1.重鑄國魂——新文化運動
2.旭日東升——五四運動
3.新思潮澎湃——百家競起、異說爭鳴
4.開天闢地——中共一大
六十三
1.禍亂神州——北洋軍閥混戰
2.革命曇花——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3.鐵拳波瀾——早期工人運動
4.手足盟緣——國共第一次合作
5.黃埔軍魂——黃埔建軍與廣東革命政府
六十四
1.反帝風暴——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
2.熱血悲歌——北伐戰爭
3.前赴後繼——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4.血色陰謀——“四·一二”政變
六十五
1.軍旗升起——中共領導的武裝起義
2.建軍之本——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
3.星火燎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4.城頭變換大王旗——“二次北伐”與北洋政府的倒台
六十六
1.國之恥,國之殤——“九·一八”事變紀實
2.民族怒濤——抗日民主浪潮的興起
3.露營之歌——記東北抗日聯軍
六十七
1.別開生面——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2.蘇區戰雲——紅軍反“圍剿”作戰
3.鐵流萬里——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實錄(上)
4.鐵流萬里——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實錄(下)
5.彌天烽火舉紅旗——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六十八
1.危機加深——華北事變
2.民族巨浪——“一二·九”運動
3.雙十二的槍聲——西安事變
六十九
1.盧溝烽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2.挺進前線——第二次國共合作開成
3.砥柱中流——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
七十
1.淞滬戰雲——血戰大上海
2.太原喋血——華北大角逐
3.徐州搏殺——台兒莊大捷
4.鏖戰長江——武漢保衛戰
七十一
1.屠城血證——南京大屠殺
2.民族的恥辱——汪精衛叛國投敵
3.魂系滇緬——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記
4.盟軍的支援——駝峰天道與飛虎隊
七十二
1.華北驚雷——百團大戰
2.決戰黃橋——粉碎第一次反共高潮
3.同室操戈——記“皖南事變”
4.延安之光——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蓬勃發展
5.亘古奇觀——敵後軍民的艱苦抗戰
6.衝鋒號角——抗日文化深入人心
七十三
1.最後瘋狂——豫湘桂戰役
2.光輝燈塔——中共“七大”勝利召開
3.民族豐碑——抗戰勝利
4.正義之審——戰爭狂人的末日
七十四
1.戰和風雲——從重慶談判到政治協商會議
2.梅園之春——南京談判
3.關外喋血——爭取東北
4.團結的力量——國統區愛國民主運動
七十五
1.烽煙突起——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
2.南征北戰——粉碎國民黨軍重點進攻
3.第二條戰線——國統區人民的反蔣鬥爭
4.戰略轉折——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5.翻身的喜悅——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
6.向著光明——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擴大
七十六
1.決戰序曲——解放濟南
2.東北捷報——遼瀋戰役
3.戰史奇觀——淮海戰役
4.勝利曙光——平津戰役
七十七
1.霞映東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2.天翻地覆——國民黨政府的覆滅
3.將革命進行到底——人民解放軍向全國進軍
4.輝煌奠基——新中國成立的籌備
5.天安門的禮炮——開國大典紀實
七十八
1.走進都市——解放初期接管城市
2.甦醒的土地——土改的暴風驟雨
3.山河一片紅——祖國大陸解放和剿匪、鎮反鬥爭
4.“一邊倒”——新中國外交工作的開端
5.鮮血凝成的友誼——抗美援朝紀實
6.反腐風暴——“三反”“五反”運動
七十九
1.工業化之路——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熱潮
2.神聖的權利——第一屆全國人大紀實
3.強軍號角——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4.和平共處——新中國國際威望提高
八十
1.聯合起來——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公私合營——對手工業和私營業主的社會主義改造
3.百花齊放——科學文化的春天
4.社會主義建設初探——中共“八大”
八十一
1.整風與反右——50年代後期的整風運動和反右鬥爭
2.超英趕美——“大躍進”運動始末
3.“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4.兩岸對峙——50年代的海峽兩岸關係
5.擺脫困境——60年代前期的全面調整
八十二
1.雪域新生——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
2.從同盟到對抗——中蘇論戰始末
3.廣交朋友——新中共第二次建交高潮
八十三
1.工業戰線的旗幟——學大慶運動
2.農業戰線的典型——學大寨運動
3.發揚“釘子精神”——學雷鋒活動
4.東方巨響——第一顆核子彈爆炸
八十四
1.山雨欲來——60年代初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運動
2.“文革”前奏——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3.風雲突變——從批判《海瑞罷官》到批判彭、羅、陸、楊
4.風雲驟至——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5.神州浩劫——紅衛兵的“造反”運動
八十五
1.“一月風暴”——全面奪權與全國動亂升級
2.雪壓青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二月抗爭”
3.大樹參天——“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來
4.千古奇冤——劉少奇冤案始末
5.歷史的扭曲——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6.廬山風雲——九屆二中全會
八十六
1.折戟沉沙——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2.轉機初現——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鄧小平復出
3.“組閣”風波——與四人幫的初步鬥爭
4.新的曙光——鄧小平1975年整頓
5.青春無悔——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八十七
1.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森訪華前後
2.黑雲壓城——“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3.揚眉劍出鞘——1976年天安門事件
4.人定勝天——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
5.十月的勝利——粉碎“四人幫”、“文革”結束
八十八
1.日穿雲霧——記鄧小平復出
2.科教的春天——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前後
3.思想解放——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4.歷史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5.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實錄
八十九
1.希望的田野——農村改革紀實
2.春天的故事——對外開放實錄
3.外交新篇章——記鄧小平訪美
九十
1.威嚴的國徽——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2.金戈鐵馬——華北軍事大演習
3.“零”的突破——中國向體育事業強國邁進
4.小平您好——1984年國慶閱兵和新時期軍隊建設
九十一
1.闖關奮進——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
2.科教興國——科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3.危急時刻——大興安嶺森林火災和1991年南方抗洪
4.結束過去開闢未來——中蘇關係正常化紀實
九十二
1.繼往開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
2.南國春潮——鄧小平南巡紀實
3.走向市場——中共“十四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4.高峽出平湖——三峽工程的論證和決策
九十三
1.科技強軍——國防科技的發展
2.百年夢圓——香港回歸紀實
3.走向緩和——新時期的海峽兩岸關係
4.風景這邊獨好——中國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
九十四
1.高舉旗幟向未來——鄧小平逝世和中共召開十五大
2.飛越太平洋——中美兩國元首互訪紀實
3.精兵簡政——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
4.抗洪壯歌——1998年抗洪救災紀實
九十五
1.罪惡的挑釁——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事件
2.世紀大典——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紀實(上)
3.世紀大典——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紀實(下)
九十六
1.進軍西部——中央關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2.蓮花綻放濠江畔——澳門回歸祖國紀實
3.立黨之本——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的提出
九十七
1.同心繪藍圖——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制定
2.坎坷“入世”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曲折歷程
3.盛世啟航——中共“十六大”召開與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九十八
1.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紀實
2.飛天圓夢——“神五”、“神六”飛船成功發射
3.告別田賦——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
4.和諧發展——中共“十七大”
九十九
1.感動天地——5·12汶川大地震
2.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3.航天新突破——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
4.甲子大典——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紀實(上)
5.甲子大典——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紀實(下)
一百
1.柳暗花明——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
2.世界盛典——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
3.巨龍騰飛——中國進入世界經濟大國行列
一百零一
文明的起源(距今約170萬年—約公元前2070年)
一百零二
夏、商、西周的興亡(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一百零三
春秋戰國的紛爭與變革(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一百零四
秦帝國的興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一百零五
大一統的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一百零六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動盪與融洽(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一百零七
繁榮與開放的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一百零八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公元907年—公元1276年)
一百零九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公元1206年—公元1386年)
一百一十
空前集權的大明王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一百一十一
清朝的興起與衰落(公元1616年—公元1840年)
一百一十二
中國近代的開端與舊民族主義革命(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一百一十三
新民族主義革命(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一百一十四
新中國的成立與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公元1949年—公元1978年)
一百一十五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元1978年—至今)
一百一十六
中國通史專題——中華民族
一百一十七
中國通史專題——國學思想
一百一十八
中國通史專題——傳統道德
一百一十九
中國通史專題——宗法禮俗
一百二十
中國通史專題——古代制度與社會生活
新編宗旨
早在1900年,章太炎撰寫《中國通史略例》時,已經就新編中國通史的宗旨、體例乃至具體篇目發表了相當系統的看法。章太炎認為修撰中國通史的宗旨,一是為了“知古今進化之軌”,一是為了“振勵士氣”。其所擬議的
體例,實際是試圖綜匯中國原有各種史書體例之長,推陳而出新。文內云:“不必以褒貶人物、臚敘事狀為貴,所重專在典志,則心理、社會、宗教諸學,一切可以熔鑄入之。典志有新理新說,自與《通考》《會要》等書,徒為八面鏈策論者異趣,亦不至如鄭漁仲《通志》蹈專己武斷之弊。然所貴乎通史者,固有二方面:一方以發明社會政治進化衰微之原理為主,則於典志見之。一方以鼓舞民氣,啟導方來為主,則亦必於紀傳見之。四千年中帝王數百,師相數千,即取其彰彰在入耳目者,已不可更仆數。通史自有體裁,豈容為人人開明履歷,故於君相文儒之屬,悉為作表.其紀傳則但取利害關係有影響於今日社會者,為撰數篇。猶有歷代社會各項要件,苦難貫串,則取械仲紀事本末例為之作紀.全書擬為百卷,志居其半,志(表)紀傳亦居其半,蓋欲分析事類,各詳原理,則不能僅分時代.函胡綜敘,而志為必要矣;欲開浚民智,激揚士氣。則亦不能如漁仲之略於事狀,而紀傳亦為必要矣。”1901年9月,梁啓超在《清議報》上發表《中國史敘論》,從世界史學變革的大背景上展開論題,文首指出,新舊史學特質上的差別,主要是;“前者史家不過記載事實,近世史家必說明其事實之關係,與其原因結果。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體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係。”[1]可見《中國史敘論》無疑屬新編中國通史第一篇帶綱領性的宣言書。梁啓超於1918年致陳叔通書中透露了他規制的《中國通史》體例有載記、年表、志略、列傳四類。1920年完成春秋、戰國的《載記》、《年表》各二篇,語盲文學和三代宗教禮學《志》各一篇.1922年在南開講演時還說“蓄志此業,逾二十年”(《中國歷史研究法》)。只可惜章太炎、梁啓超當時皆身系政治,心多旁騖,忙於社會活動,終究未能親自擔綱來實現編著《中國通史》的宏願。
晚清學制改革
各類學堂,學校風起雲湧,課程革新的需要,推動了以教科書形式出現的中國通史編著步入高潮.1896年、1898年李端棻、康有為先後向清政府呈《請推廣學校折》、《請開學校折》。作為“晚清新政”的組成部分,清政府先後有壬寅學堂章程(1902年)、癸卯學堂章程(1904年)之頒.1905年上諭更明令廢止科舉,各類新學堂遂迅速興起,數量呈直線上升之勢.在清廷頒布的《癸卯學堂章程》(陽曆為1904年1月)中即規定國小歷史課程的目標是“俾知中國文化所由來,及本朝列聖德政,以養國民忠愛之本源,尤當先講鄉土歷史,采本境內鄉賢名宦、流寓名人之事跡……以動其希賢慕善之心”;中學的目標是“注意在發明實事之關係,辯文化之由來,使得省悟強弱興亡之故,以振國民之志氣。歷史課程既為所頒新學制必開的課程,因此編寫中國通史教材成了當時急不可待的教學必需。柳詒徵增輯的《歷代史略》就曾因此被清政府列為暫定中學教科書。
雖然整個20世紀,各種中國通史編著本,其中絕大多數或起於教學需要,或被各級學校採用為教科書,但是,20初以來問世的中國新式“歷史教科書”與新式“中國通史”不能等同視之。否則,20世紀中國出版的所有國中、高中、大學的歷史教材都可稱為“中國通史”,這顯然難以成立。以一般認識而論,可說前者不能充當後者,而後者可以充當前者。
正因如此,鮮有嚴謹的學者將夏曾佑的《中國歷史》三冊(即《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1904~1906),呂瑞廷的《新體中國歷史》(1907),章嶔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三冊(1908),潘武的《歷史教科書》(1913),鍾敏龍的《新制本國史教本》三冊(1914),傅運森的《歷史教科書》(1923),顧頡剛、王鍾麟的《本國史》(1923),王鍾麟的《新時代本國史教科書》二冊(1927),周予同的《開明國史教本》(1931)等名家名教材當作“中國通史”論著視之。[3]而呂思勉的《白話本國史》四冊(1923年初版),王桐齡的《中國史》三編和第四編上冊,鄧之誠的《中華二千年史》等等中國通史著作,大多作教材或講義之用。[4]20世紀初~30年代初冠名為“中國通史”的通史論著以黃現璠、劉鏞合著的《中國通史綱要》上、中、下冊(1934年7月完成)、繆鳳林的《中國通史綱要》三冊(1935年8月完成)[5]為序。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通史權威”鄧之誠曾為黃現璠、劉鏞合著《中國通史綱要》上冊作序,言:“近代恆重視歷史一科,重其能隨時代思想以前進也……。
蓋史學之專研
已成為一世之風尚矣。獨惜中國通史之編纂,尚未為學者所注意,坊間所見之本,非稗販東西洋陳籍,以其見解為見解,即徒事零星掇拾,詳則嫌於支蔓,略則嫌於掛漏,求其詳略得宜,去取適當,足以發揚中國文化,供一世參考,及自修者,殆無有也……世固尊重中國史學,而為史學見端之通史,及獨付闕如,非可惜之甚者耶?黃君現璠劉君鏞專意讀史,以其專研之暇,共成中國通史綱要三冊。雖僅備綱領,而首尾貫串可觀,遍及各個時代之制度沿革社會進化,而因果關係一目了然,取材皆注其出處,使讀者可以由是而知中國史之梗概,更可由是而加詳加博,可謂繁簡相馭,條理分明者矣。予喜其有益於教課者之參考,及自修者之探導,故樂為之序,倘因是書行世,而發見通史之需要,尤為切至……”。可見鄧之誠當時並未將問世的中學、高中教科書視為:《中國通史》著作。這從黃現璠於1933年7月所撰《最近三十年中等學校中國歷史教科書之調查及批評》一文對中國歷史教科書問世以來中學常用的51本歷史教科書直言不諱地點評中同樣可見一斑。文中說道“我國之有歷史教科書,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創辦中學始。自此至今(即1933年——筆者按),約三十年。在此三十年過程中,中國學術思想,一以歐風美雨之侵入;一以國體政權之改變,多所興革,花樣翻新;歷史教科書,當亦混入旋渦,時常改遍。茲將其改編經過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帝王政治敘述時期,自光緒二十八年至民國二年(1902~1913年);第二社會文化敘述時期,自民國三年至十六年(1914~1927年);第三新史學時期,自民國十七年至現在。”帝王政治敘述時期“經時十二年,出版教科書約十三部,在此十三部著作中,一言以蔽之,‘帝王政治’而已。
蓋前三部記載,全為帝王家譜,後十部雖稍改進,然大部分材料,仍偏重政治,謂之為‘帝王政治敘述時期’,誰曰不宜。本期教科書,除呂瑞廷《新體中國歷史》,夏曾佑《中國歷史》,章嶔《中國歷史教科書》外,皆無足觀。且最錯誤者,是採用日人著述為藍本,改作教科書,或直接用之為教科書。蓋本國歷史,原有其特別的目的和效用,教科書正為實現此目的工具。外人著述,無論如何,必不能準此目的。”黃現璠於文中對呂、夏、章三氏所撰歷史教科書的推薦,主要是以體裁、內容編輯新穎為其評判標準的,而他對“採用日人著述為藍本,改作教科書,或直接用之為教科書”的現象甚感不滿,主要是針對柳詒徵、吳葆誠等人借胎日人之作出世的教科學以及直接將日本富山房編纂的《中國歷史問答》翻譯後當作輔助教材而言的。例如,1902年9月,柳詒徵出版的《歷代史略》六卷,即是他在南京江楚編譯局擔任分纂之職時以日本近代東洋史泰斗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卷四至宋代止)為基然後再增輯元、明兩卷彙編而成的。次年,柳氏在南京思益國小堂講授中國歷史,用的課本即為《歷代史略》。黃現璠於文中明確地指出了當時中國名賢異口同聲推崇的日本東洋史家桑原騭藏所著《東洋史要》四卷的不足之處,同時向史學界發出了振聾發聵之聲:(《東洋史要》)“上古史,尚插以神話;文化材料,多付闕如;且重要史事,亦多遺漏,實非完善之作。不過在當時教科書中,稱為善本,名賢同聲推重,幾至人手一簡,可知國人歷史知識,在日人之下,由來已久。嗚呼!亡國非一道,救國亦多端,吾國史學家,其知猛醒焉末?”文中還說“民國十年瑞典人Andeson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文化,然當時教科書亦未採用。至民國十七年,即本期教科書,始多記載地下發現之石器,開前此未有之記錄。再自國民政府成立,以黨治國,歷史記載多含黨義,故本期所謂新史學,實以‘石器’、‘黨義’而得名,並非如魯濱遜之所謂新史學也。不過本期作者,注意地下遺物,可謂走入研究史學之新途經矣。”由此又反映出黃現璠新史學觀念與眾不同之一貌。
20世紀西風東漸掀起的拍岸新潮
衝擊出了新式中國通史編纂成果的層出不窮,從中反映出的新史學多彩多姿的風雲際會,猶如百年中國社會變遷、觀念更新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各個時期史學家對時代問題的應對和感悟。眾多史學名家以講授和編著中國通史為要務,由此贏得學術聲譽的史學家不乏其數,代表者有李泰棻、呂思勉、王桐齡、鄧之誠、黃現璠、繆鳳林、章嶔、錢穆、范文瀾等等。尤以黃現璠所撰“中國通史”成果最為突出,理由在於:他一生編著過不同形式和內容的三部“通史”,一為《中國通史綱要》;二為《壯族通史》;三為《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原名《我國人民起居衣食生活之演變》,副題《中國衣食住通史》)初稿三卷。身處改革開放已經經過20多年後的21世紀,我們不能談到“中國通史”時仍然僅僅以“漢族通史”全盤代替“中國通史”,各少數民族通史同樣應該而且必然是“中國通史”的組成部分。否則,中華民族通史無從談起。2000年7月23日在北京舉辦的為期5天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中期會議上,來自46個國家的360多位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在此間呼籲,世界各個民族應不分人口多少、社會發展程度高低而一律平等,這是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基礎。顯而易見世界各個民族應一律平等已經成為世界的呼聲和世界人民的心愿,遺憾的是中國一些學者凡論述“中國通史”時長期對少數民族通史隻字不提,視若無睹,以致所論難免有失公允之嫌。本詞條沒有對含有“黨義”或“風派史學”或“影射史學”者所著通史進行介紹。同時,於此僅對一些個人編著的《中國通史》闡述一己之見,至於一些人主編的“中國通史”巨著,不在此詞條所介之列。
註:1.《清議報》(光緒廿七年七月廿一日)第90冊,1—5頁,《清議報》(光緒廿七年八月初一)第91冊,1--4頁.
2.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上冊,華東師大出版社1987年。
3.參見胡戟、張弓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第4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參見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年》“歷史·傳記·考古·地理”上冊第75~77頁,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5.筆者於此採用胡戟、張弓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第40頁所列表中的按完成時間序列標準。參見胡戟、張弓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第4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黃現璠、劉鏞著:《中國通史綱要》上冊“鄧之誠序”,北平文化學社,1932年9月初版。
7、8.黃現璠:《最近三十年中等學校中國歷史教科書之調查及批評》,載《師大月刊》第五期,1933年7月。裡面記載了許多春秋戰國和秦始皇殺害儒家活埋人的故事焚書等
著名版本
呂思勉版
出版說明:呂思勉(1884—1957),中國近代著名史學家,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1923年出版《白話本國史》四冊,是較早的一部有系統的中國通史,對當時史學界很有影響,後又著成《呂著中國通史》兩冊。晚年從事斷代史研究,先後出版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還著有《中國民族史》、《史通評》等書。呂先生一生治學嚴謹,勤於著述,其對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在當時得風氣之先,《呂著中國通史》堪稱他在這方面的代表作。此書由開明書店於1940年出版上冊,1945年出版下冊。出版後甚受學術界和廣大讀者的歡迎,曾數次重印。可惜當時正值多事之秋,此書的作用和影響很快被獨裁、內戰和飢餓所掩蓋,以致絕版。
本書原上冊為文化史 :其中敘述了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與文化學術的歷史發展狀況、互相關係及特點,範圍廣博,取精用宏,多獨到之見,足資當今學人借鑑;下冊為政治史,敘述簡明精當,脈絡流貫,議論風發,對一般讀者熟悉中國歷史大有裨益。因此,我們決定將《呂著中國通史》重印出版發行。為方便讀者,我們將此書原來的上下兩冊合併,按其內容分為上下編,上編稱《中國文化史》,下編稱《中國政治史》,並將注釋形式統一為文中夾注。為保留此書原貌,在重印時,除將繁體豎排本改為簡體橫排本,以及將因明顯排印致錯之處予以改正外,其餘的一切,如當時的概念、稱謂以及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對部分歷史所作的敘述等,均未改動。1983年,楊寬先生曾主持過“呂氏史學論著編輯組”的工作,並寫過一篇“出版說明”,對此書作了很好的評介,現改為本書的“前言”,全文刊出,以期對廣大讀者研讀此書有所幫助。
范文瀾版
范文瀾有《中國通史簡編》,後來準備將其擴充為《中國通史》,全書未成即逝世,後續工作由蔡美彪完成。1995年,《中國通史》出版,全書共十冊,其中前四冊為范文瀾著,後六冊為蔡美彪補充定稿。該書是我國近百年來最完整、最系統的一套中國通史。它通過記敘各個歷史時期的歷史事實與歷史人物,闡明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全書觀點鮮明、體例嚴謹、內容豐宮、文筆流楊,是受到社會各界普遍歡迎的優秀通史著作之一。范文瀾是當代公認的史學大家、史學權威。上世紀四十年代,范文瀾到延安後,開始撰寫中國通史,當時擬定“略前詳後,全用語體,揭露統治階級罪惡,顯示社會發展法則等幾條”,作為準繩。這部在延安窯洞的油燈下寫出的我國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中國通史簡編》,是中國史學史上一個革命性的前進。該書一問世,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嚴禁,這正好說明它的戰鬥作用。1968年7月20日,毛澤東向范文瀾傳話: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的那種體系、觀點寫下去。范老生前完成《中國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後,蔡美彪毅然擔負起這項未竟的事業,於1995年完成。
白壽彝版
改革開放以來,白壽彝就醞釀編寫《中國通史》,他曾多次出國訪問而很有感觸,深感編纂一部內容宏富,與我們悠久的文明和大國的地位相稱,具有高度科白壽彝學性的《中國通史》的必要,並且冀望這部通史要表達出深刻的歷史感和鮮明的時代感。白壽彝(1909—2000),男,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回族;河南開封人。1979年正式提出構想並開始啟動。白先生倡議和主持的這一大型項目得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許多兄弟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支持。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詣高深的知名學者共襄盛舉。由白先生總攬全局,提出全書的總體構想和要求,並採取卓有成效的推動和組織措施,各分卷主編精心實施,有關的眾多專家通力合作,終於完成了這一浩大的工程,全書於1999年出齊,共12卷22冊。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 :結合中國歷史進程的實際,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關於中國歷史發展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論認識。這些認識貫穿於全書之中,而在《導論》卷作了系統的和充分的闡述。《導論》包含九章,闡述了以下問題:統一的多民族的歷史;歷史發展的地理條件;人的因素,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和階級關係;國家和法;社會意識形態;歷史理論和歷史文獻;史書體裁和歷史文學;中國與世界。對這些理論問題,《導論》卷都是以唯物史觀的基本原則為指導,從中國歷史和中國史學的發展中總結出來並加以闡述的。《導論》卷注重講理論而不脫離史實,舉史實而提升到理論。因此,讀來容易理解而多有啟發。
《中國通史》包含經濟、政治、民族、軍事、文化、中外關係、歷史人物等多方面內容,史料翔實,讀來使人產生厚實、凝重之感。尤其應當提到的是:它把各少數民族的歷史都放在中國歷史進程的大背景下加以闡述,充分肯定前者在後者之中的重要位置,充分肯定多民族共同創造中華文明的歷史業績;它把科學技術同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結合起來闡述,反映出科學技術在推進生產力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展現出從先秦至近代各個歷史時期的人物群像,使中國歷史更加生動、更加引人入勝地反映在讀者面前。如第十二卷“近代後編”傳記部分,就寫出了50多人的傳記。至於資料的翔實,各卷都很突出,同時也各有特點。以第八卷“元時期”為例,其“序說”部分凡八章,依次是:漢文資料;蒙、藏、回鶻文資料;國外資料(含波斯文資料、阿拉伯文史料、歐洲文字史料、亞美尼亞文資料、敘利亞文史料、俄日文資料);明清兩代的元史著述;二十年代以後元史研究的進步;建國以來的蒙元史研究;國外的蒙元史研究;本書編寫旨趣。這240頁的文獻概述,足以表明本書編撰的堅實的史料基礎。有的學者讀後,讚嘆不已。
《中國通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對此,我們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去估量,一方面是政治家的評價,一方面是史學家的評價。